我的思想启蒙导师——《沉默的大多数》

  |     |   本文总阅读量:

“所谓弱势群体,就是那些话没有说出来的人”
书架上的神,这名称一听起来就不错,人活在世上,没读过几本可以被称之为“神”的书,难免惋惜,在我看来,那种直击你内心深处、给你的思想、价值观带来巨大冲击、又或者竟然把你内心的本以为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绪确确实实的用文字呈现在纸上的感受十分玄妙,如果一本书给你带这种感受,那么这本书便可以称之为“书架上的神”

王小波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在我的读书生涯中便可以算作这种奇书。当然,也不是我过分吹捧,我认为只要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自觉的把它归于“思想启蒙”的一类书,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本书的意义是深远的,因此我也想借着这样一种机会去把这本书推广到青年朋友,尤其是青年知识分子中去。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是我买王小波的第一本书。

那时我还在念高中,即将面临高考,身处于苏北城市的小县城,我们学校的教育体制只能是应试,你可以想象的到,整个高三的生活是压抑、苦涩的,教室里也往往容易陷入一种沉寂,尤其对于我们理科班级来说,这种苦闷的氛围让人喘不过气来,我这种性格是受不了的,所以午休时总要看些闲书来舒缓自己的情绪。

不过,我还舍不得花钱买书,因为我的生活费少的可怜,再加上班主任早就在班里下达过发现一本撕一本的死令后……所以我总喜欢趁着吃饭时间到学校小店旁的书店去看看杂志的,偶然间看到一段书籍介绍,书籍的名字看起来就很有趣:《黄金时代》,那时候王者荣耀刚开始流行,我在想难不成还有白银,青铜不成?一看作者是王小波,就去看了看他的其他书籍,哈哈,果不其然。王小波我倒不是第一次听说,写作文经常有人引用他的名言嘛,但他的作品我那时却真的一本也没看过,这只是一个开端,第二天开始我再去的时候就看了他的作品,不过高中生嘛,对杂文集哪有什么兴趣,我就看了那本《黄金时代》。

没想到,他写的真有意思,小说越看越入迷,去的频率也越来越高,老板倒没说什么,不过我挺不好意思的,想着还是买一本当作补偿吧,结果看了价格,心里有些纠结,回头一转,另外一本叫《沉默的大多数》便宜不少,我就果断买了这本书,哈哈,想来有些窘迫,不过确实是我的真实情况了。

晚上迫不及待的打开封装后,有点儿失望,原来是本杂文。不过也的确是花钱买的,且确实没什么事做,我就权当为作文准备素材的去看吧,然后就打开看了序言。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个习惯的,我总喜欢看一本书的序言因为我想一开始就知道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是什么,但一般书的序言都很简洁,而且后面大都是感谢一大堆人什么的,但这本书不同,我从没看过序言也写的如此吸引人的书。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一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

我以为杂文时评一般都是严谨严肃风格,没想到他却依旧把小说里的黑色幽默带到了这些短文章中,这种写作方式当时以我的阅历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这本杂文集与众不同的地方便在于它的“生活”气息,他用最直白,最浅显的文字去讲述最严峻,最心寒的社会问题。而且,他不会让你觉得累,你可以通篇读下来,你只会感到是一个老朋友在用最质朴的文字和诙谐的语调和你讲述一些道理,你会惊讶:“我竟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你也会感叹道:“话语即权利,可大多数人没有说话的权利”。

整本书读下来,我举得你会感觉到一个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他通过这本书的所表达的意识直到今天还是可以算作前卫的,很多文人不去想,更多的是不敢想,他通过这本书让我们明白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一个人不发声,他可能是不愿或者不能,影响到的可能只有他自己,但整群体对荒诞的社会现象不发声,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完蛋。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所描述的,喜欢设置别人的人和喜欢被人设置的人都是一种悲哀,他们活的还不如一头猪。

受这本书的影响,我高考前的作文一直走议论路线,老师甚至把我的文章读给大家听,说我的文字虽简单但思想却深刻,见解独到,哈哈哈,我想这只能算是这本书对我的一个小帮助,我从这本书中最大的受益处其实是看待社会现象的角度发生了转变,我意识到保持个人独立、批判精神的内核在哪,这里面其实才是人性的真正闪光点


感谢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作为我的思想启蒙导师,它被称之为我“书架上的神”是一点儿也不为过的。

文章目录
您是第 位到访的朋友 | 本站总访问量 | 已经写了6.1k 字咯

桃李春风一杯酒 江湖夜雨十年灯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